“太后老佛爷说:‘猴崽子,是你大啊还是我大啊?’”在后台准备压轴演出《大保国》的几位演员聊着天,唱词就潺潺出口,这并不是今天表演中的唱词,而是两位演员聊到今天的扮相,饰演大太监的傅玥老师脱口而出的几句婉转唱腔。“他会的戏太多了,整个一小戏篓子。”饰演另一个大太监的杨铁山老师指着傅玥老师说。
(相关资料图)
5月30日下午,梁家园社区红线京剧社公益演出在安徽会馆开幕,近3个小时的演出,大到75岁,小到12岁——最大年龄跨度63岁——14位演员轮番上场,为近百位观众带来了5出精彩的戏曲选段,台上扣人心弦,台下掌声雷动。
△《大保国》演员在后台
△观众
红线京剧社创立于1997年,演员都是椿树街道的街坊。今年73岁的尹树昌老师,既是今天的主持人,也是红线京剧社的社长和创立者,26年的时光里,他经历了一些演员的搬迁离开,甚至过世,也见证了这门艺术的传承。今天,表演《穆桂英挂帅》的12岁小演员王元琛,就让很多演员和观众看到了薪火相传的希望。
△王元琛
“有点跑调了。”在《坐宫》中饰演铁镜公主的李学敏老师一边和记者聊着,一边侧耳听着台上王元琛的演唱,她也是王元琛的师父。说起当初收这位徒弟的故事,可谓是机缘巧合。
△李学敏
四年前的一天上午,李老师正在广渠门外护城河边练嗓子,王元琛和爸爸路过,喜爱京剧艺术的她马上就被吸引了。爸爸带她过去,请求拜李老师为师,李老师自认是业余演员,想要拒绝,但小朋友非常坚持:“老师我就想跟您学!”感动于8岁孩子对国粹的喜爱,李老师收下了这个徒弟。从喊嗓子开始,一教就是四年多。王元琛上了初中,时间更加紧张,李老师为她介绍了专业老师的网课,对于网课的作业,通常会先指导她修改两遍甚至更多,让她获得更快的提升。
李老师其实很忙,要带徒弟,也要照顾97岁的婆婆和3岁的孙女,今天的演出也是“挤时间”来的,一下台她就开始卸妆:“演完还得赶紧回去做家务。”虽然生活忙忙碌碌,但她们都没有因此放弃这项事业。白天没时间见面,李老师就会在晚上骑小黄车去徒弟家里指导几句。
而为了今天的演出,红线京剧社已经准备了半年的时间,每周二都会组织排戏。演员们自己在家里也会录音录像,查找问题,不断精进。正是无数次的练习,让他们能够沉着面对意外情况,呈现精彩表演。
除了在表演上下功夫,社长和演员们为了这场演出,还自筹资金租服装、请乐师和化妆师,邀约其他京剧社的演员帮忙——李学敏老师就叫来了网课班的同学,巧的是,她也叫李学敏,同名同姓,今天又同了台。
楼台演歌舞,极丝竹管弦之盛,梨园美具,世情且看戏登场。演出已经散场,但余音还留在安徽会馆和观众的脑海里。“真好!下回什么时候演啊?”一位奶奶追着尹树昌老师问。
△尹树昌(右4)与部分演员
记者颜葵;来源:椿树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