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资讯 > >正文
新会御柑园打造特色小青柑普洱茶

时间:2023-08-04 08:59:48   来源:中国食品报


(相关资料图)

又到一年小青柑上市的时候,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大片柑园已鲜绿繁茂。位于新会区双水镇的御柑园新会柑种植园内,一个个油光锃亮的小青柑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芒。“我们从7月中旬开始采收今年第一批小青柑,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小青柑品质更好。”江门市新会区御柑园陈皮有限公司总经理谈越雄介绍。

新会地处“三水融通”的膏腴之地,孕育出全国罕见的“一果双地标”“皮肉兼用、皮比肉贵”的柑橘品种——新会柑。近年来火爆全国的“网红”茶饮新会小青柑茶,采用的原料就是每年七八月份所采摘的新会柑果皮,此时的新会柑皮呈深青色,直径仅有50—70毫米,因此也被新会人称为小青柑。近年来,新会陈皮与茶文化进一步碰撞融合,其中,以小青柑的清香与普洱茶的醇香相融合,经过采摘、加工、储存等一系列工序,被制成散发清香味的小青柑普洱茶,受到茶叶爱好者的青睐,并借力电商成为火遍全国的“网红”产品。

据悉,小青柑普洱茶是将未成熟时青皮的果实的果肉掏出,填入普洱茶,经特殊工艺加工制成,是新会柑清醇的果香与普洱茶的醇厚深度融合的一款特色茶。作为茶叶界的后起之秀,小青柑普洱茶通过口感和品饮方式的创新以及携带便捷的特点,满足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迅速占领市场。“阳光甜、花果香、琥珀汤”是谈越雄对小青柑普洱茶特点的高度概括。

在新会区御柑园陈皮有限公司的加工厂房内,每天都有批量的新鲜小青柑从柑园运送至此进行加工。新鲜采摘的小青柑经过清洗、打孔、开盖、掏肉、再清洗、晾晒、填茶、烘干等工序后,加工成小青柑普洱茶。新一批的新会小青柑普洱茶即将推出市场,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新会陈皮名声大振,加上江门市人大立法保护以及新会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产业发展的推力,小青柑的生产与销售形势向好。据了解,新会区御柑园陈皮有限公司自2013年开始在新会开展陈皮柑茶的生产加工,是行业内较早生产加工小青柑普洱茶的企业之一。创立至今,该公司秉持生态新会柑种植者、优质柑茶品开发者、陈皮文化价值传播者的经营理念,一直致力于新会陈皮、新会柑茶品质优化、产品创新和陈皮文化价值传播。

目前,御柑园新会柑种植基地达300多亩,已经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产品以陈皮为中心,陈皮茶为辅助,旨在打造一个原生态农业品牌,为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带来绿色养生的健康生活。此外,谈越雄带领的雄祺柑桔专业合作社的新会柑种植基地合作规模达1300多亩,获评新会柑原产地GAP种植基地及“GSP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新会陈皮标准样本采集点”“2013十大优秀新会柑园”“2015十大优秀新会柑园”等荣誉。其中20亩的试验田成为全国首个“定植次年适度挂果”成功的果园,还承担了新会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科研任务,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好新会柑,共同致富。

柑橘皮配茶,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历史,早在唐代陆羽《茶经》里就提及加入橘皮煮茶。新会人在700多年前有用陈皮煮水当茶饮进行养生保健的习惯,后又用新会柑壳、新会陈皮等搭配不同茶叶进行冲泡饮用,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会柑茶”。新会柑茶不属于6大茶类,但又和6大茶类完美融合,如今,它已成为百亿新会陈皮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富民兴村的同时也让新会茶品牌名扬四海。

(萧萧 谈达鹏)

《中国食品报》(2023年08月04日05版)

(责编:叶家茂)

标签:

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