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资讯 > >正文
台上20分台下20年 没有人比王传福更懂

时间:2023-08-16 02:10:36   来源:爱卡汽车网

中年男人的泪腺是感性也是理性的,回首比亚迪20年的造车辛酸史,没有人比王传福更懂。

从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比亚迪足足造了20年车。20年的时间,比亚迪曾稳居第一,也曾跌落谷底,但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比亚迪对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和追求是彻底且干脆的。在8月9日的庆功大会上,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深圳下线,西装笔挺的王传福站在舞台上,用将近20分钟的时间,回顾了比亚迪20年的造车史,三次哽咽、数度落泪、多次爆料不为人知背后的故事。本期《爱卡独角SHOW》,我们就来聊一聊王传福台上20分钟,台下20年的故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一次哽咽:“这是在烧钱”

时间回到2003年,彼时的比亚迪还是一家做电池的小企业,收购秦川汽车后,取得了造车资质。但是嘲笑和质疑声扑面而来:一家做电池的,何德何能造汽车?因此,在迈入汽车行业的第一天开始,比亚迪的股价便跌了20%,消费者看不上,资本市场同样不看好。

虽然不被看好,但是比亚迪在一年的时间里真没闲着。2004年的北京车展上,在其他展台都是燃油车的年代,比亚迪一口气推出了三款新能源概念车:ET、Hybrid-s、EF3,以现在的眼光来评判,彼时的造型甚至连老头乐还不如。“那时候根本没人相信新能源汽车有未来,甚至连新能源这个词汇都未曾出现,看不懂,看不上,看不起。所有人都在质疑比亚迪做电动汽车,但是沿着这些质疑和嘲笑,我们没有放弃,坚定地走这一条没有人走过的一条路。”王传福说。

说到没有放弃,但其实在2018年,比亚迪差点放弃了插电技术路线。当时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插电混动的占比非常之小,技术的不成熟,价格成本的居高不下,让插电路线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比亚迪内部甚至有人提出,放弃插电。“但我还是拍板,继续做,插混路线必须咬牙坚持下去,即使走错了,我也认。可以说所有可行的路线我们都试了一遍。直到2020年,比亚迪在插混专用发动机、电混系统,插混专用刀片电池三大核心技术上迎来了突破和应用。”王传福说。

DM-i的诞生,改变了比亚迪的市场前景。比亚迪把第一代DM的双联机架构和三大核心技术结合在一起,研发出了DM-i超级混动技术,因十足的产品力,此后插混市场便迎来了转机。也正是看到了插混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到插混技术的研发,插电混动逐渐成为主流,乃至现在的香饽饽。

数据显示,今年7月,比亚迪的销量为262161辆,其中乘用车销量261105辆,同比增长约61.3%;2023年1-7月,比亚迪累计销量1517798辆,同比增长87.63%。今年一季度,比亚迪乘用车上险量超越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总和,登顶中国汽车销量第一品牌。

从中国的第1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0万辆,用了14年的时间;而从1000万辆到2000万辆,仅用了1年零5个月。这些数据摆在舞台上,无一不在证明比亚迪当初的坚持是对的,20年的修炼终成正果。

“不管是技术路线的选择,还是研发费用的投入,在技术研发这条长征路上,我们一直在坚持,曾经我们也怕等不到春天,更怕对不起所有的员工和一直支持我们的朋友。”王传福认为,比亚迪能够在市场中获得今天的成绩主要在于坚持,一方面是对市场判断的坚持,另一方面是对研发投入的坚持。

王传福的第一次哽咽,来自于这句话:“我很清楚地记得,在2017年到2019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利润大幅下滑,尤其是到2019年,净利润只有16个亿,但是在研发上那一年我们还是咬紧牙关投了84个亿。当时许多人在笑我们,这是在烧钱,但我们深知要把车做好,要想发展新能源,没有核心技术是不行的。技术的研发是科研自立自强的新长征,在这条长征路上我们没有犹豫,一直把技术研发作为我们坚定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对于研发的投入,王传福这样说道。

其实早在迈入汽车行业前的2002年,比亚迪在动力电池的研发上就非常注重技术创新,不惜成本的投入,已累计投入了上千亿的资金。尤其在新能源高速发展的近几年,比亚迪有11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有时候甚至是净利润的3-4倍,堪称豪赌,王传福的压力可想而知。

第二次哽咽:“活下去”

王传福的第二次哽咽,来自于:“其实2019年是比亚迪最艰难的一年,当时比亚迪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活下去,背后的辛酸不易,只有我们自己更清楚。”

为何是2019年?从比亚迪2019年年度报告来看,其2019年全年营收约1277.39亿元,同比下降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6.1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1.93%。报告期内,比亚迪共投入研发费用84.21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6.59%,在研发总投入中包含资本化投入27.96亿元,占比约三成。

截至2019年底,比亚迪共推出了20个车系,176款不同型号的新能源车型,即便这样,在2009-2019的10年期间,比亚迪在消费者心中依旧停留在廉价、山寨的印象,车型设计的老土、技术推新的缓慢,都阻碍了其发展的步伐。

标签:

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