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量化投资的监管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所谓量化投资,就是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交易的方式,具有程序化的特点。上周末,证监会出台专项通知,对程序化交易进行了规范,这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程序化交易是指通过既定程序或特定软件,自动生成或执行交易指令的交易行为。证监会表示,近年来,A股市场程序化交易规模持续上升,逐步成为国内证券市场投资者重要交易方式之一。从境内外经验看,程序化交易在提升交易效率、增强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存在加大市场波动的风险。
(资料图)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分析师 江牧原:量化投资的加入可以大大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提升市场的交易效率。同时,基于基本面的量化投资可以提升市场的定价能力与定价效率。另一方面,量化投资在极端市场中会造成市场价格的过度反应,易造成市场的不稳定,从而扭曲市场合理定价。
业内人士:量化资金日均在沪深两市占比约为20%至25%
近日,证监会指导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制定发布了通知,重点监控最高申报速率达到每秒300笔以上,或单日最高申报笔数达到2万笔以上的交易行为。多位业内人士估算,目前,市场上股票量化资金管理规模大约在1万亿元至1.5万亿元区间。
在欧美资本市场,谈起股票投资,大家首先可能就会想到股神巴菲特,他对公司的价值进行分析选出好股票,主要是靠人脑;而量化交易的不同则在于,它主要靠的是电脑。
纽约咨询公司Tabb Group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开始,采取量化交易策略的对冲基金在整个市场的占比逐渐增多,到了2017年,占比已经达到了27%。全球排名前六的对冲基金,包括城堡、桥水基金、文艺复兴科技等,他们都主要采取了量化的策略。
2023年全球量化交易市场规模约达21.9亿美元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量化交易的市场规模大约是20.3亿美元,预计将从2023年的21.9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35.6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7.2%。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交易的优点有时也会演变为缺点。例如,速度是量化的一大优势,用算法执行交易可以快速买卖股票,投资者可以从价格的微小变化中获利,但也可能会影响市场的流动性。
利弊相依量化交易或引发“闪电崩盘”
2010年,美国曾发生过“闪电崩盘”事件,当时美国的主要股指在短短几分钟内迅速暴跌,随后指数又大幅回升。当时英国的一位交易员被指控利用了高频交易操纵了指数期货,导致市场闪崩。而2015年,瑞士法郎停止与欧元挂钩后,外汇市场也曾出现过闪崩。这些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高频交易和算法交易的担忧,认为利用算法频繁挂单撤单会影响市场的稳定性。
应对“闪电崩盘”美证监会引入熔断机制
在过去的十年,欧美的主要金融市场都在寻求如何有效监管高频交易。在闪电崩盘事件后,美国证监会决定引入熔断机制,也就是当价格或者指数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会自动暂停交易一段时间。此后,美国证监会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频交易活动的监管措施。而在欧洲,《欧洲金融工具市场指令》也有专门的条款要求高频交易者进行注册等。
来源:央视财经
编辑:丁小燕